
熬过了疫情,却没能扛住行业的风云变化。7月,数家经营了多年的工厂先后宣布结业,其中就有两家来自深圳的老牌印刷厂。
据业内消息显示,位于深圳的万彩玲珑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传出停业跑路,工厂目前已全面停止生产。其中,174名员工的两个月薪资报酬因公司倒闭而未得到落实,累计约合300万元人民币。
从公开的信息可知,深圳万彩玲珑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,注册资本金为3000万,迄今已是十年老厂,这家印刷厂专注于印刷品类的设计和生产,主要产品涵盖包装材料、装帧材料、包装制品、彩盒、礼品盒、皮革、纸品、印刷品、工业应用材料等。今年开年,万彩刚喜迁新址,并通过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证。
事实上,就在这家工厂倒闭之前,珠三角地区已有多家老牌印企宣告倒闭,其中包括5月份倒闭的深圳冠达印刷厂、7月初倒闭的深圳龙璟印刷厂,都是业内知名的老牌印企。
转移至江苏南通,厂房已确认转让
公开资料显示,龙璟印刷于1999年在深圳沙井地区注册成立。一位不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,龙璟印刷是沙井最大的印刷厂,在其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曾拥有4000多名员工。其建成的园林式厂房,占地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,一度在业内声名远扬。
7日正值中午12点,龙璟印刷工业园区的工人们从厂区鱼贯而出进入宿舍区。记者注意到,宿舍区门口的便利店也是公寓招租管理处,由于近年以来员工数量减少,工业园区内的部分宿舍已经以公寓形式出租。
便利店的老板正是厂区内“理邦公寓”的招租负责人,他告诉记者“现在房都满了”,龙璟印刷搬走一事已是板上钉钉的事,但公司宣告提前解散、停产结业似乎并未影响员工短期内的生活,据了解,目前未传出员工搬离宿舍的消息。
“公司还是很良心的,大家都想着干到正式停产那天,拿到离职补偿。”记者7月中旬到厂探访时,龙璟印刷的员工食堂里人还有不少。
据前龙璟员工回忆,这家印刷厂工资高,每个月7号准时出粮,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厂。2013年辉煌时期,工厂有好几千员工,那时里面的普工都有5000多。
在这里,员工不需要掏空六个钱包月供价格高于价值十数倍的房屋贷款,停车不用花钱,也不需缴纳管理费,连一日三餐,工厂都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忆往昔,看今朝,令人唏嘘、叹息!
印刷业风光难觅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由于珠三角的土地和劳工成本较为低廉,加上税收优惠,吸引香港制造业北移,形成了粤港特色的“前店后厂”模式。包括深圳在内的几个城市承接香港转移的大量印刷厂,大量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成熟的印刷厂管理机制涌入珠三角,深圳也逐渐成为国内印刷厂中心。
然而时过境迁,近年来印刷行业内已产生了很大变化。“大型印刷厂多是港资、外资企业,订单因依赖海外市场,但这些年欧美出口市场萎缩,加上中国优化经济结构,对产业提出转型升级的要求,因此这些企业营运情况并不理想,在珠三角的影响力正在收缩;而中小型企业早就打起了价格战,利润微弱难免陷入经营危机。”一位不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。
近年来,珠三角地区一些印刷企业开始搬迁,力嘉、利丰雅高、星光等龙头印企纷纷外迁,外迁的大多数原因是受因深圳房地产开发影响,外加人工成本上升、环保政策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。
人工成本方面,珠三角地区的人工成本逐渐上升,相比之下,一些内地省份的人工成本较低,吸引了部分印刷企业向内迁移;环保政策压力方面,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,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,珠三角地区的印刷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,部分企业为了避免被关停或罚款,选择搬迁至环保标准较低的内地省份;产业结构方面,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逐渐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,印刷业作为其中的一部分,也受到了影响,部分企业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,选择了搬迁至其他地区。
何去何从?
2023年刚过半,倒下的企业接二连三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许多小企业老板的生存状态也令人担忧。
有人指出,当下大部分老板面临没订单时愁订单、有订单时愁生产、出货了愁货款收不回来的窘境,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,每个月交完房租水电费、付清供应商货款、发完工人工资,口袋便比脸蛋还干净。
毫无疑问,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,各个产业链都进入了重组、清理、洗牌阶段。
如何应对时代洪流带来的巨变?有行业人士给出建议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,许多传统行业都受到了冲击,印刷业也不例外。印刷行业的技术不断发展,新的印刷设备和技术不断涌现。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,就可能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。
面对数字化浪潮,印刷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,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水平;在发展过程中,印刷企业需要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;在市场竞争中,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;还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,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