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• 老牌印企 - 从辉煌到破产 •
疫情三年,不少印刷包装企业经营受到冲击。一些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公司会地倒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这是意料之中的事。却没想到,印刷行业的巨头也会迈入破产清算的境地,即河南的新起点印务。
这是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老牌印企,早年专业从事商务印刷包装,是河南省书刊定点印制单位。无论是早期的胶印,还是后来的合版印刷与网络印刷,新起点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,是郑州市印刷行业中的佼佼者。
☟ 来看看它的规模 ☟
据相关信息:
2018年时,新起点厂房面积达3.13万平方米,投资额1.5亿元;
拥有国际顶尖技术的德国制造的海德堡印刷机4台(其中全新速霸CD102对开印刷机3台、全新速霸SM74四开印刷机1台)、全新小森丽色龙S40对开四色印刷机2台;引领印刷新潮流的印前制版设备CTP直接制版机三台和多台电脑;以及全自动覆膜机,全自动模切机,全自动粘盒机等设备;
年产出版物产品2800万套,包装类产品3700万套,宣传页、海报等其他类印刷品5300万套。
以上信息足以见得,新起点印务的实力相当不错。
可惜,从2021年底开始,与大多数遭遇困境的企业一样,这家企业也是在资金链上遇到了问题。这点从其引发借贷、抵押、融资租赁、货款支付、劳动报酬等一系列纠纷等便可见一斑。
据悉,该企业作为失信被执行人公开可见的案件有十余起,最高单笔执行金额逾200万元;名下一处建筑面积达1.4万平方米的厂房,则以1600万元的价格,在2022年11月完成了司法拍卖。
2022年底,其于与一家纸张贸易公司,共同向法院提起了自己的破产审查申请;2023年2月初,法院决定受理纸张贸易公司对新起点的破产清算申请。
目前,新起点的破产清算已经进入接管和债权申报环节。
• 为何会破产?商务合版企业压力大 •
新起点为什么会走到破产清算这一步?从目前公开可见的信息,很难厘清它遭遇困境的真正原因。
不过,有一点不容忽视:过去这三年,商务合版印刷企业面临的压力比多数圈内企业都要大。
众所周知,合版印刷企业之所以能够越做越大,得益于三点:一是高效率、低成本的生产模式,二是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接单能力,三是不断提高的产品交付效率和不断压缩的交付周期。
这三点保证了优势合版印刷企业覆盖的市场半径不断延伸,从而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订单。
问题是:过去这三年,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,区域间人员和货物流动效率大幅降低。
合版印刷企业不仅面临因疫情随时可能停产、半停产的挑战,即使生产完成的订单,也很有可能难以顺利、按期交付到客户手中。
这样的情况多了,客户为稳妥起见,便可能转向周边工厂寻求生产支持,合版印刷企业的订单便会被分流。
其次,合版印刷企业可能面对更大的现金流压力。与主要面向大客户的书刊、包装印刷企业不同,合版印刷企业主要面向小客户、小订单,绝大多数订单都没有账期,而是以现付,甚至预存的方式完成交易。
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,这能够显著降低财务成本,是合版印刷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之一。
然而,没有账期也就意味着没有可以作为缓冲的应收账款。一旦由于疫情等突发因素,导致销售、生产、交付陷入停滞半停滞,现金流入便会随之大幅减少。
这时,如果企业有充足的现金储备,还可以应付工资、货款、贷款、借款、房租、融资租赁费用等刚性支出。
如果现金储备不足,就有可能遭遇现金流危机,甚至陷入无力还债、破产清算的境地。
再者,新起点恰好选在不当的时机转型,可谓时也,命也。
从2008年开始,国进民退对印刷包装业产生持续的影响。国有印刷企业不断扩充产能,一些原本发给新起点等民营印企的教材、邮政印刷订单,被国有印企替代。到2022年,尽管新增的教材印刷订单达数亿册,面对这么巨大的蛋糕基本上,民企只能望洋兴叹。
2020年突发的疫情,对民营印刷企业来说,又是当头一棒。
合版印刷的产品,多服务于线下商务交流和市场营销活动。而由于大量线下商业活动受限,一些海报、画册、说明书的印刷自然衰减得非常厉害。
据相关数据:2020年、2021年,我国线下展览总数分别为5408场、5495场,与2019年的11033场相比均是腰斩。
由此不难想象,与展览有关的印刷需求会受到多大影响。
2020年6月到2021年3月,白卡、胶版纸经历了长达9个月的疯狂上涨,这成了无数民营印刷企业的噩梦。印企无法转嫁的成本,最终转化成了印刷老板们的一身负债。
屋漏偏逢连阴雨,民营印企这几年运气着实不佳。2021年7月,随着国家一纸政令出台,作为民营印企重要业务来源的教培行业遭到毁灭性打击。受牵连的绝不只是被团灭的教培行业,一些印刷厂也被打翻在地。
这几起事件发生之时,恰逢新起点印务转型包装业务和互联网印刷业务的攸关之际。2018年投资1.5亿元新建厂房,添置了大量新机,并于2019年完工投产。
• 印刷市场明显回暖,但…… •
疫情基本已成过去式,印刷市场回暖、出现恢复性增长,是大趋势所向。
只不过,不同细分市场的回暖速度可能并不一致。
还需提及的是,在商业印刷市场,疫情可能加速了早已存在的存量整合趋势。
即使原来共同改写了商业印刷市场竞争格局的合版印刷企业,现在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压力。
在政令出台,国进民退,市上存量整合……的背景下,民营企业未来的生存环境还会好起来吗?
|